正如鐵磨鐵

馬龍為前CA主席John Aldis及太太Corinne祈禱

「鐵磨鐵,磨出刃來」- 箴言 27:17

在這次的英國之旅,我和馬龍有幸能與生命中四個非常特別的「巨人」相聚。他們對他人和上帝的愛在許多人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許多年前,當我還住在利物浦的時候,Irene Chan(已故利物浦勳爵Michael Chan的太太)對我來說就像導師一樣,所以今次我一定要探訪她。她現在患有認知障礙症和柏金遜病,由女兒Ruth照顧起居飲食。我非常感恩能有機會與她共度時光,擁抱她並為她祈禱。

另外,我探訪了John Aldis和他太太Corinne。John曾任香港基督教難民服務處主席(基督教勵行會前身)。由1993年至1998年,他孜孜不倦地培育我們,使我們的服務範圍由越南船民擴展到整個香港和中國青海的貧困社區。作為一個領導者,John集能力和靈活變通於一身,我有幸向他學習。感謝上帝賜予我這位無名英雄。

當我拜訪John時,回憶起他為機構改名為基督教勵行會,及於1998年開設西寧市兒童福利院等許多往事。他現在也有認知障礙症,但每當他想起往事的細節時,他臉上就會露出可愛的笑容,眼睛也會亮起來,真是太好了!我感謝上帝讓我能他們相聚。

Anthony Charter曾於2005年至2019年擔任勵行會主席,及後退休並離開香港。Anthony帶領我們度過許多難關,包括2019年將機構總部從新秀大廈遷至彩雲二邨的艱鉅任務,感謝Anthony從不間斷的給予我們建議,協助及鼓勵。值得感恩的是,他還繼續留任董事會成員為機構服務。Anthony及他太太Toni邀請我和馬龍去他們的教會,那裡的氣氛和活動令我們印象深刻。這裡更成為為青海奉獻及勵行會祈禱的後援隊。

最後,我很高興能與傑出義工Rob Farrall相聚。當他在香港基督教難民服務處做義工時,已經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去年,他更獲得美國商會紀愛華社區服務獎。

每當我回想起英國之旅時,我被上帝在我生命中賜予的非凡人物而感到驚嘆。願我們都以他們為榜樣!

左:1998年,CA前主席John Aldis和我在西寧市兒童福利院開幕禮
與前CA主席 Anthony Charter和太太Toni在他們的教會咖啡店內
在倫敦會見Rob,他現時回港協助我們的難民中心五個星期
分類: 一般文章 | 發佈留言

感謝勵行會英國分部董事會成員和支持者!

與CAUK董事會成員和其家人於崇拜後共晉午餐

在英國期間,馬龍和我懷著複雜的心情與勵行會英國分部(CAUK)董事會成員見面。 CAUK於2007年在前香港董事會成員和支持者的努力下,成為註冊慈善機構。他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提高外界對青海省孤兒和殘疾兒童的認識,並為他們籌募善款。今天,他們認為是時候關閉CAUK,我會永遠感謝他們的卓越成就及無私付出。

建立和維持一個高效能的機構是件艱鉅及花時間的工作,但所有董事會成員都認為這是值得的。但每件事情都有完結的一天,在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和需求下,這正是合適時機。

為此我們特意拜訪Neil Harding 及他的太太Ruth。Neil是CAUK首位受薪員工,現時已達90歲的他,以前負責為機構籌辦活動和向基金申請撥款,工作非常繁忙,我們非常感激Neil的付出。

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對英國董事會各成員及其配偶的感激之情。我要感謝 Nigel Oakes、Tony Crawshaw、Julian Myrans、Alan Cheung、Julian Walsh、Mark Brooks 和 Susie Perkins 為CAUK堅守到最後一刻。他們見證「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 提摩太後書 4:7。即使路是難行,我仍感謝您們的堅持。

我的英國之旅完滿結束,我向董事會成員以及多年來支持我們和為我們祈禱的聖安德烈堂及聖巴多來買堂表達我衷心的謝意。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Nigel Oakes和Anthony Charter將透過他們的教會為青海兒童繼續服務。我相信上帝為CA準備了更多的東西,因為:「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耶利米書 29:11

Nigel Oakes和其太太 Alice曾在青海任職。感謝他們款待!
感謝聖安德烈堂和聖巴多來買堂這些年來奉獻和祈禱
馬龍和我與聖安德烈堂堂會牧師 – John Monaghan牧師
Alice(左三)和我們一起探訪Neil(右一)和他的太太Ruth(左二)。他是CAUK 的第一位受薪員工
分類: 一般文章 | 發佈留言

愛人如己

她成為歐洲藝術和文化的代表人物

她現在是英國首屈一指的中樂演奏家。12歲時,她在中國全國公開賽青少年中樂組比賽中獲得亞軍。她曾在國際巡迴演出,於皇家亞伯特會堂及皇家節日音樂廳演出,並參加巴斯的 WOMAD 音樂節。

她叫廖子嵐,是我最近去英國旅行時遇到的好朋友!

1985-86年,我在利物浦教育局擔任華人社區公共關係主任,當時馬龍是利物浦百祥塔華人社區中心的主席。子嵐的父母比我們早五年移居英國,已非常熟悉百祥塔華人社區中心,並在那裡教授中國音樂和舞蹈。她15歲在蘭戈倫國際音樂節贏得民族樂器獨奏獎杯後,為自己改名為「子嵐」,這亦是我們初遇。

我記得她每次都會花幾小時和父親一起練習古箏。我欣賞她的才華並想幫助她取得成功,所以我在當地扶輪社演講中分享了她的故事,希望協助她進入一間認受性高的音樂學校,以發展她的音樂事業。在主的眷顧下,扶輪社員Mr. Mulholland主動要求試聽子嵐的音樂,他對子嵐印象深刻並推薦她進入切塔姆音樂學院。其後她被切塔姆音樂學院錄取,更獲得獎學金,亦因此改變了她的人生!

一天,我問子嵐近況時,她頓時淚流滿面。原來她因無法掌握英語,於學習和功課上都未能跟上。我即時與她到學院請求協助,很快便找到了一位優秀的義務語言導師,令子嵐學業突飛猛進。在切塔姆音樂學院畢業後,她到皇家音樂學院繼續進修音樂。

2006年,子嵐回到百祥塔華人社區中心,為年輕人教授古箏和其他樂器。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建立下來的音樂事業,更推動發展,使之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中國青年管弦樂團。

今天,廖子嵐是英國中樂界代表人物之一。回想起多年前我有幸幫助她走出困境,非常感恩!這是上帝的恩賜,你也願意愛人如己嗎?

希望您都可以伸出援手,給他們帶來希望。

左:當年報導15歲的子嵐於蘭戈倫國際音樂節贏得民族樂器獨奏獎杯
右:她當時演奏中國琵琶
其中兩張剪報記錄從小已經才華洋溢的子嵐
與子嵐和她家人共進晚餐
子嵐和她母親廖女士因對藝術和文化的貢獻而榮獲英國勳章
分類: 一般文章 | 發佈留言

他仍叫我「媽」!

Dan仍稱呼我做「媽」

今次英國和德國之旅有很多令人驚喜的經歷及收獲,其中一個是有機會拜訪Dan。1987年我第一次遇見Dan,當時他是住在香港難民營的年輕越南難民,而我則負責管理香港基督教難民服務處(基督教勵行會前身)的就業安排服務組。

是次之旅,我與Dan相約於位於英國多塞特的小鎮-韋茅斯見面,亦是他生活和經營自己的生意的地方。Dan在我心中佔有特別的位置,他從小就承受著各種挑戰,但他卻從未放棄。有一次,我為他安排一份工作,當時的他被稱呼為「越南仔」,一個帶有貶意的稱謂。他向我尋求協助,與我們住在一起六個月,期間我們亦給他各種幫助及指導。

當時Dan於馬龍的公司擔任行政助理。1987 年,他透過由我負責的培訓項目,跟蘋果電腦公司的義工 Matt Strain 和 Doug Nelson學習電腦技能。最後,他克服一切困難移民到英國,在我們的幫助下,他更在英國獲得獎學金。

上次見Dan的時候,他已是李斯特城一家旅遊公司的老闆。不久之後,英國銀行危機摧毀了他的生意。他再次面對挑戰,把業務轉營並開辦一家禮品店,專售東方紀念品。現在,他擁有自己的房子和生意,過著舒適的生活。當我們探訪他的時候,他仍然叫我做「媽媽」,更請我們吃美味的晚餐!

看到他的成功,我們非常敬佩Dan堅毅不屈的精神,亦為他感到高興,也同時感謝上帝帶領,令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見證上帝不撇下任何一個祂所愛的人!

我們在Dan的店內
在Dan的禮品店外拍攝留念
與Dan和他的朋友一起享用美味佳餚
與Dan一起遊覽小鎮
分類: 一般文章 | 發佈留言

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白米

義工正分發食物包

梁女士是位精力充沛、勤奮和充滿愛心的單身母親,她有一對14歲的雙胞胎男孩。每個月繳付必要的開支後,她很少有足夠的錢為他們購買食物。

不幸的是,梁女士的情況十分普遍,現時香港每4.5人就有一人生活於貧窮線以下1,全港共有165萬貧窮人口。

梁女士一家三口住在90呎的劏房,每月租金和水電費超過7,000元。縱使生活艱難,她仍保持樂觀心態面對困境:
「我有兩名正在發育的兒子,白米是我們的主食,他們每天獲得足夠的食物保持健康成長是最重要的。我記得在第五波疫情時,每個人都在超市掃貨,貨架大多是空的,很多人都感到害怕。老實說,我並不太擔心,因為我知道基督教勵行會會繼續為我一家提供白米,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我非常感謝基督教勵行會捐贈者的善心。

基督教勵行會能夠幫助梁女士一家,全賴有捐贈者支持。我們的「食物支援站」於2020年10月在旺角服務中心投入服務。目前,我們為約1,700名服務使用者免費提供飯盒、白米、雞蛋、牛奶、油和其他主要食糧。

於2021年,我們發起了消費券捐贈活動,以支持「食物支援站」為基層人士提供應急食物援助。捐贈者可以把消費券轉化為現金捐贈或購買白米或超級市場禮券,轉贈基層家庭。

今年,我繼續呼籲各位把部分消費券轉贈予弱勢社群。您的支持將幫助其他像梁女士這樣的家庭得到溫飽。捐贈詳情請按這裡

感謝您慷慨支持!

資料來源:《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梁女士將食物放入袋
基督教勵行會旺角服務中心每天提供136個飯盒
食物包
分類: 食物援助 | 發佈留言

為主獻上新歌

去年夏夢為團隊演唱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喜歡唱歌。當我還是一個滿懷夢想祈求有重大突破的年輕人時已經喜歡唱歌,現在的我也喜歡唱歌,因可以歌頌讚救主!

五年前,我有幸認識一位歌唱愛好者,她是17歲的女孩 – 夏夢。對夏夢來說,唱歌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她從出生就失明,被帶到西寧市兒童福利院時已經患有乙型肝炎和嚴重的發育遲緩,但她卻有最甜美動聽的聲音。

夏夢初到兒童福利院時,陌生的環境令她感到害怕。她接受物理治療和手術醫治她身體上的創傷,而我們的社工和阮內工作人員對她注滿愛與關懷,讓她重過美好的生活。

現在夏夢已經22歲,曾響徹西寧兒童福利院大廳和樓層的美妙歌聲,如今充滿著橋樑家園。她的歌聲增強其自信,令她結交了許多朋友。

我非常感謝上帝賜下所有幫助孩子們的人。夏夢是我見過最有天賦和最聰明的女孩之一,尤其於音樂方面非常有潛質。祈求上帝繼續為夏夢和所有孩子提供他們所需,願榮耀歸於衪!

基督教勵行會於1997年開始與青海省民政廳和西寧市民政局合作,並於1998年5月與西寧市民政局共同興辦西寧市兒童福利院,為青海省首間由慈善機構與當地政府共同管理的兒童福利院。請捐款支持其他像夏夢的孩子。

夏夢熱愛唱歌
在橋樑家園進行康復治療
院內看護正幫助夏夢
分類: 青海 | 發佈留言

環境保育由今天開始

工作坊位於交通便利的位置

「我們的地球正在受到破壞!」全球各地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天一切會變好。很榮幸在今年暑假,勵行會舉辦了環境保育及源頭減廢的活動。

  由勵行會轄下的社會企業舉辦,黃大仙民政事務處贊助的一系列環境推廣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

  在過去的六月,我們鼓勵黃大仙居民於指定的回收站捐贈全新或品質好的二手衣服、配飾、玩具、鞋、小型家電及家居用品等,這些產品都會被回收再用。品質好的產品更會轉移到勵行會旗下的「勵行站」,以遠低於市價出售予低收入家庭!此舉不但能保育生態環境,更可將堆填區的飽和問題減至最低,達至雙贏效果!

  在今年暑假,勵行會亦於新蒲崗及黃大仙舉辦了「換樂市集嘉年華」,這是一個渠道讓各家庭交換物品。此計劃對於小朋友來說特別有趣,皆因可以從中換取他們想要的物品。

  嘉年華中的「環保再造工作坊」亦大受孩子們歡迎。家長和孩子們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利用膠瓶、珠子和繩子等日常家居廢物,製作自己的風鈴、存錢罐及其他玩具等。

  我相信我們必能把這個世界改變成我們所盼望的,我們必須從今天開始 ,而不是將來的某一天。有一件事你可以做的,就是把你閒置的全新或二手物品捐贈至我們的回收站,如有興趣歡迎按此網站了解更多資訊,謝謝!

用粉紅繩子製成的杯墊
這是他最引以為傲的藍色飛機!
親子一同參與工作坊!
一家人正在享受工作坊的樂趣
分類: 環保回收 | 發佈留言

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家長與社工們交流

這不但能減輕我女兒的學業壓力,同時亦解決我對子女升中的疑問。我的女兒非常期待每次的課堂,我的快樂源自於女兒的快樂。

葉太,觀塘安泰邨居民

試想像一下,你是一個年輕女孩,居住於安泰邨內的一個狹窄的單位,她不顧一切地擺脫眼前的困局並力爭上游、卻因家境貧困停滯不前;她可以從何處尋求協助?

又試想像一下,你是該女孩的母親,經濟上有困難,沒能力解決女兒學業上的疑問,更無法脫離貧困,這一切源自於她沒有接受過任何高等教育,她又可以從何處尋求協助及支援?

安泰邨是一個資源嚴重貧乏的社區;在疫情肆虐持續帶來的衝擊之下,區內居民因面對失業、居住環境過度擁擠,而引致嚴重失眠、情緒困擾的情況。基督教勵行會轄下的羅桂祥安泰服務中心,作為安泰邨內唯一一間非牟利機構,在剛過去的夏天,與香港玩具廠商會合作,舉辦了「沒有暑假的夏天」活動,為安泰邨的孩子和家長提供協助及支援!
  
為期7個月的計劃旨在為小學 4-6 年級的學生及其家長提供服務,每月均會舉辦兩次的兩小時研討會和講座,內容包括育兒技巧,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升中技巧等等;孩子們亦會接受各種各樣的活動和課程。

每位導師都非常耐心地教我,但我特別要感謝令我於學業成績上有非常大進步的馬老師。在這裡我結交了不少新朋友,當我感到焦慮、沮喪和無助時,他們會全力協助我解決功課上遇到的難題;我衷心感謝幫助過我的每一位。真的非常榮幸能參與是次計劃,這不但令我於學業成績上有非常大的進步,同時結交了不少新朋友,我感到非常高興。

羅同學

「我要向群山舉目, 我的幫助從哪裡來呢? 我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 121:1-2


我很感激能與您合作,我們可以在祈禱中將這些需求告知上帝, 幫助有需要的人。請按此捐款,支持我們為基層兒童及家庭提供協助及服務。謝謝你,願上帝保佑你!

大專學生義務為學員輔導功課,及與他們玩遊戲。
葉太和她的孩子們
活動宣傳海報
同學的反饋
分類: 低收入家庭 | 發佈留言

團隊合作的重要

恭喜各位畢業生!

歷史不斷重演因走投無路而自尋短見的故事,但我們組織起各界關愛社會和志同道合的人及機構,憑著團結的優勢,令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不再被忽略。

基督教勵行會「數碼職業突工隊」計劃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培養擁有數碼科技的人才,以應對香港市場對科技人才的需求。計劃為期5年,其中一位合作夥伴是數碼科技培訓機構之一 Xccelerate!

今年 7 月 16 日,我們第一期的「數碼職業突工隊」課程舉行了畢業典禮!共有 20 名 24 至 36 歲的學員畢業,他們完成了 200 小時的網頁開發課程; 在參加計劃之前,大部分的學員都面對收入不穩定的情況,希望透過計劃可以學習數碼科技知識。

我們位於彩雲總部的數碼學習中心一直是學員們的學習基地。國際十字路會是我們計劃中的第三位重要成員,他們為學員們提供了翻新的筆記本電腦,方便他們在家也可進行學習。

我代表所有20名畢業生和所有尚未畢業的人,向上述合作夥伴表示衷心的感謝!如果貴機構欲成為「數碼職業突工隊」計劃的成員, 可致電 2716 8862 或發送電郵至corporate@christian-action.org.hk 以了解更多詳情。

第一堂課開始啦!
我也參與了其中一節網上課程。
李同學獲得了由國際十字路會贈送的筆記本電腦。
在政府放寬社交距離政策後,終於可以上實體課了。
感謝國際十字路會為學員提供筆記本電腦
位於彩雲總部的數碼學習中心
分類: 培訓 | 發佈留言

難忘的賣旗日

難民服務中心的義工幫助賣旗。

7 月 27 日是難忘的一天,整個九龍區都有義工參與基督教勵行會的賣旗活動,孩子和大人拿著一張張精美的旗子和旗袋,愉快地向路人說聲「早晨」,再邀請他們買旗做善事。

這是自疫情以來,基督教勵行會首個戶外賣旗籌款活動。這活動也展示了機構的包容性,因為我們的義工來自不同家庭和種族,包括我們的服務使用者,基層家庭父母與兒童、難民、外籍傭工、贊助商、慈善合作夥伴、捐助者等,他們都一起參與賣旗!

這次活動得到很好的迴響,義工們積極參與,並分享自己的感受,父母覺得讓孩子一同參與,是建立孩子信心的好機會;除了親子義工組,我們也收到了來自合作企業代表的分享:

公司一直積極參與社區義工活動,服務大眾。 基督教勵行會是我們的慈善合作夥伴之一。得知機構有賣旗活動,我們很樂意參與其中,出一份力籌款幫助基層。那天,我們有六位同事參加了賣旗日。當天天氣很熱,但並沒有阻止我們向途人介紹賣旗活動。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經歷。

Crystal, 行政主管
Edrington Hong Kong Limited

當我們得知基督教勵行會正在招募賣旗義工,籌款幫助基層家庭時,公司決定組織同事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當天,共有24位同事參加了賣旗活動;有些同事更帶同孩子參加。
這是我們第一次與 基督教勵行會合作,我們發現活動組織得很好,工作人員樂於助人,整個體驗很愉快。

Elsa, 行政經理
金巴斯集團香港

我僅代表機構,感謝所有參與及捐款予賣旗活動的人,是你們的參與令活動得以成功舉辦。我還要感謝我們的企業贊助商:ZIM綜合航運服務公司、.; 鐶安財務策劃有限公司、金巴斯集團香港有限公司、Wilko Worldwide Limited; Dartslive Asia Ltd and Dartslive International Ltd.

外傭服務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也成為賣旗義工。
不同的旗站有同事收集旗袋。
親子義工。
金巴斯集團香港的同事參與賣旗。
Edrington Hong Kong Limited的義工隊。
「叔叔,可以買我買一張旗嗎?」
分類: 一般文章 | 發佈留言